为破解产教融合难题,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10月11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郭国文、副校长白梦清带领对外交流合作处、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赴财经与旅游学院产教融合电商直播基地开展了产教融合专题调研座谈会。
企业负责人熊传兵首先介绍了基地目前运营的几大模块,汇报了与学校协同育人,发挥基地作用的的做法以及在深度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困惑,也表达了深化校企合作的愿景。
白校长提出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对校企合作协议中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等方面进行了再次强调,要求建立“校企合作效果评估机制”,对产教融合工作进行周期性的复盘和总结。对外交流合作处王处长提出要依托国家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人才培养、“五金”新基地建设。继续教育学院丁院长提出基地要把“使用思维”转化为“合作思维”,做好产教融合顶层设计,提升教师服务意识,拓展基地社会服务功能。财经与旅游学院曹艳芬汇报了基地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赋能等方面校企合作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在企业资源对接、人才培养适配产业需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郭书记认真听取汇报后,强调,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路径,针对校企双方目前的痛点和堵点,他提出了几点工作要求:一是履行合作初衷。校企双方要牢记产教融合基地合作初衷,首要任务是满足教学需求,思考校企如何紧密合作,企业不仅只提供场所,更重要的是打造“环境适配、任务驱动、互动沉浸”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把产与教融合起来,打破教育与产业的“壁垒”,让教育培养的“人才链”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链”,让产业实践的“创新链”反哺教育升级的“供给链”。二是增强规范意识。作为“校中厂”基地,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项目、业务拓展以及社会培训等都必须建立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上,要严格履行申报、报批等程序。三是达成共赢思维。双方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沟通机制,破除资源对接、利益共享等方面的障碍,构建从人才培养方案共研、课程开发、师资培养、教学成果打造、创新创业孵化的系统化“培养闭环”,打造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活水”,企业为学校提供“成长土壤”的产教融合共赢局面。
此次调研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财经与旅游学院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搭建了学校、学院、企业三方协同沟通的桥梁,为校企合作双方目前的痛点、堵点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和启发。